网站地图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业务之窗 -> 廉政时评 -> 正文
廉政时评
话说“打铁”
日期:2015-12-07 11:43 来源:秦风网 浏览次数:

  说实话,每每听到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这句话,我就心有余悸,总觉得这句话是说给我听的。一个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,你知道什么是打铁吗?你会打铁吗?你敢打铁吗?你能打得了铁吗?你愿意吃苦吗?这样的声音,让作为新形势下党的忠诚卫士的我无地自容,如坐针毡,汗流浃背。

  小时候,母亲在乡里开了间裁缝铺,隔壁就是铁匠铺。对于“打铁”这回事,我倒是熟悉得很。

  铁匠铺通常有二至三位工匠,工具有炉子、风箱、铁砧、铁钳、铁锤等。铁锤又分手锤、横锤、大锤三种。师傅用手锤,手锤较小,起指挥作用。小锤打哪儿,徒弟的横锤、大锤按次跟着打,配合熟练,容不得半点差错,否则就会撞锤出事故。一件产品的完成,是要经过烧炼、锤打、淬火、回火多道工序的。

  打过铁的人都知道,一锤打下去,除了力气和角度,巧劲同样重要。初学者,通常是双手死握锤柄,拼命打下去,不仅累,还伤手。有经验的,打铁有张力,有弹性,一锤打下去,让大锤自然的回弹,举锤的力气省了不少,也不会震手,打出来的效果还好,叮叮当当,声音悦耳。

  古语说“世上有三苦,打铁、撑船、磨豆腐”。而打铁居首。可见打铁是一门多么辛苦的行业,需要多大的力量与气度。于是就有了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这句说法。就我的理解,应该是没有力量不能打铁,没有胆量不敢打铁,没有吃苦精神不愿打铁。如若这三样都具备的话,没有技巧,也成不了好铁匠。

  现代工艺科技的发展,使古老的打铁手艺消匿了,但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却成为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传统白话,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当中引用到这句话,更是发人深省。


  今日而论,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与孔子之言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”,明代政治家钱琦所云:“治人者必先自治、责人者必先自责、成人者必须自成”,皆一个意思,说的是执政为民过程中党员干部自身素质的极端重要性。

  明人左英纶在示儿一文中叮嘱子女说:“丈夫遇权门须脚硬,在谏垣须口硬,入史局须手硬,拒贿赂赃钱须心硬,浸润之谮须耳硬。”意思是:大丈夫在权贵门前不腿软,任谏官敢于直言,做史官秉笔直书,拒受贿赂赃款态度坚决,别人向自己进谗言时绝不轻信。左英纶一生为官,所到之处,百姓爱戴拥护、老来能得善终,全身而退,全靠这“五硬”心得。

  如此说来,我明白了,自身硬,是说人必需自身含有铁。铁在人身体里是必需元素,在精神上是一种风骨,一种信念,一种品格,一种能力。一名真正的铁匠,必是经过千锤百炼过的;一名真正敢于碰硬的党员干部,必是思想过硬、作风过硬、能力过硬、学习过硬、形象过硬。

  我们还依稀记得,邓小平要执政者砸破“三铁”,朱镕基要执法者“铁腕”打虎,“铁腕”打私,“铁腕”打假,“铁腕’打劣,王岐山要纪检部门打造反腐“铁军”,为啥都这么强调“铁”呢?是因为缺铁仍然是部分党员干部心性中一时难以补齐的元素。

  今日在论坛上偶然看到一首诗,《让我们打回铁吧》,非常有共鸣,觉得可以作为如我这般性格“中和”“平庸”,贪生混世、随波逐流,心性缺铁的人自勉自励。

  铁是件好东西/铁是我们血液里的某种物质/它构成了我们的圆与缺,我们内部的潮汐//许多年来,我们一直缺铁/我们太软,太弱/是什么腐蚀了我们的牙齿 / 使我们贫血/到处都布满了铁锈/直到我们闻见了血,或闻见了海//整整一天,我们一直在打铁/我们摸着胸口像滚烫的炉火/而我们的手比炉膛更热/一股潜伏的铁水一直醒着/等待着奔流,或一个伤口/它流到哪儿,哪儿就变硬结痂//亲爱的,不要停下/我们从来不怕疼。从来不怕在命运的铁砧上被痛击/或被粉碎,我们需要足够的硬度/来煅造我们生命中坚硬的部分……